39健康

被吓到后一直心慌怎么办是什么病

王杭 心血管内科
宝鸡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被吓到后一直心慌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情绪紧张等引起,一般可自行缓解。若长期不缓解,则考虑与心脏疾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受到惊吓时,会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发生供血不足,进而诱发胸闷气短的症状,并伴有心悸不安的表现。此时需要及时平复心情,症状通常可以得到改善。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治疗。

2.高血压性心脏病:当血压升高时,会对心脏造成损伤,影响正常的心脏功能和结构,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出现心慌、焦虑等症状。此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激动,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进行降压处理。

3.风湿性心脏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时,可能会对窦房结及房室结产生损害,从而引发多种心律失常的现象,也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治疗。

4.扩张型心肌病:该疾病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使血液无法顺利通过血管壁而导致组织器官缺血,因此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呼吸困难、恐慌以及失眠多梦等。此时需要适当休息,严重者可以通过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心力衰竭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024-05-2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一直心慌怎么办
一直心慌可以考虑心理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松弛训练、针灸治疗、心率监测等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身体反应,建议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焦虑的认知和反应模式来减轻心慌症状,具体包括放松技巧练习、暴露疗法等。此方法适合于减少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慌。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导致心慌的错误思维模式,核心策略包括自我监测、重构观念等。适用于改善因不良认知导致的心慌体验。实践中需注意调整个体对于心慌的感受及对其影响的看法。 3.松弛训练 松弛训练通过引导个体逐渐放松身体各部位以缓解紧张感,常用方法有渐进性肌肉松弛法。针对生理性心慌有效,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减轻压力引起的不适感。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利用特定穴位刺激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能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对于某些类型的持续性心慌如心脏神经官能症,针灸可能是有效的非药物选择。 5.心率监测 心率监测能够实时观察心跳频率变化,便于了解心慌时点的发生原因,并指导针对性处理。对于不明原因心慌或需要排除病理情况者有益;携带使用方便,但须正确佩戴设备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若心慌症状持续存在且无法通过简单休息缓解,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