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男性血小板压积的正常值为0.18-0.23L/L,女性则为0.16-0.24L/L。若检查发现血小板压积为0.29L/L,则属于轻度增高现象,可能是脱水、缺氧、炎症反应、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因素所致。
1.脱水:大量呕吐、腹泻等可导致机体脱水的情况发生,血液浓缩即可引起血小板数量增加以及体积增大,进而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建议及时进行补液治疗,如遵医嘱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来缓解不适。
2.缺氧: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会导致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升高,从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也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均有所增加,表现为血小板压积轻微增高的现象。一般可通过吸氧来进行改善,症状严重者还需进一步查明具体病因并积极对因治疗。
3.炎症反应:若患者存在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长时间受到炎性因子的反复刺激,就容易诱发血小板反应性增多的现象,所以会出现此类情况。对此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4.贫血:如果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可能会因为红细胞减少而导致血小板代偿性增高,还可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建议在确诊后遵医嘱使用环孢素软胶囊、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应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会导致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异常增多,而其他血细胞会相应地随之增多,就会引发血小板数值和体积升高的表现,并且常伴有多形性红细胞,以及巨脾、肝大等情况。临床上通常采用羟基脲治疗,也可选择输血或骨髓移植等方式处理。
除此之外,若患者存在急性失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情况也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自身变化,若有明显不适感,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