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肠有十二指肠和什么组成

卢设虹 消化内科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小肠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等。

1、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的部分,上端与胃的幽门相连,下端与盲肠相连,是消化道中最短的部分,也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空肠

空肠是人体中重要的一段小肠,长度大约为6-7cm,管径大约为1.5-2.5cm。空肠主要作用是分泌黏液、酶、维生素等,可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同时还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回肠

回肠是小肠中的一段,长度大约为6-7cm,管径大约为1.5-2.5cm。回肠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且还可以起到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4、盲肠

盲肠是大肠的一部分,长度大约为6-7cm,管径大约为1.5-2.5cm。盲肠主要作用是分泌黏液、酶、维生素等,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阑尾

阑尾是人体中的一段小肠,长度大约为6-7cm,管径大约为1.5-2.5cm。阑尾主要作用是分泌黏液、酶、维生素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6、结肠

结肠是人体中的一段小肠,长度大约为6-7cm,管径大约为1.5-2.5cm。结肠主要作用是分泌黏液、酶、维生素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如果小肠出现异常,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2023-09-0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十二指肠为什么叫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的名称源于其解剖位置,位于胃与空肠之间,形似十二个手指相互环绕,故名十二指肠。其之所以出现狭窄,可能是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狭窄、炎症性狭窄、肿瘤性狭窄、外压性狭窄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解剖结构异常 十二指肠是小肠中最短的一段,位于腹腔右上部,连接胃和空肠,其长度约为25厘米。由于其位置固定且长度较短,因此被称为“十二指肠”。当饮食中的食物经过十二指肠时,此处的消化液可以充分地发挥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2.先天性狭窄 先天性狭窄是指十二指肠出生时就存在的管道狭窄,导致食物通过受阻,引起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手术切除狭窄部分是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的主要方法,如十二指肠切开术或十二指肠转位术。 3.炎症性狭窄 炎症性狭窄是由十二指肠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引起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导致管腔狭窄,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正常运输和消化功能。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肿瘤性狭窄 肿瘤性狭窄是十二指肠壁内出现良性或恶性肿瘤,使十二指肠管腔变窄的情况,可表现为腹部疼痛、体重减轻等症状。对于恶性肿瘤性狭窄,需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评估下考虑行十二指肠镜下肿瘤切除术。 5.外压性狭窄 外压性狭窄是由于周围器官或组织的肿大或病变向十二指肠压迫所致,这种情况会导致十二指肠管腔缩小,从而影响食物的正常运输和消化功能。针对外压性狭窄,需要首先确定外压源的具体位置和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胆石症引起的外压性狭窄可能需要胆囊切除术来缓解压力。 建议定期进行胃肠内窥镜检查以监测十二指肠状况,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进食高脂食物,减少酒精摄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预防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