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短多考虑是过度劳累引起的,也可能是脾胃虚弱、肾阳虚、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经常做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身体过度劳累,容易出现身体乏力、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2、脾胃虚弱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节或者是经常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从而出现气短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进行缓解。
3、肾阳虚
如果患者经常熬夜或者是久病不愈,可能会导致肾阳虚,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怕冷、肢体不温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缓解。
4、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可能是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缓解。
5、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可能与情志不畅、跌仆闪挫、外感寒邪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胁胀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