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中医辨证常见有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等。
1、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主要由于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劳倦过度等原因,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功能减弱,升降失常所致。脾胃虚弱的症状主要有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泄、舌苔薄白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党参、白术、山药、甘草、薏米等中药,有助于益气健脾。平时还应该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
2、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是指肝气不舒畅,侵犯脾胃,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肝胃不和的症状主要有胃脘疼痛、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苔薄白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香附、枳壳、甘草等中药,有助于疏肝解郁、和胃止痛。平时还应该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3、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邪气侵入人体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所致的病症。脾胃湿热的症状主要有胃脘疼痛、口干、口苦、小便发黄、舌苔黄腻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甘草、山药、薏米等中药,有助于健脾和胃、清热利湿。平时还应该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除此之外,脾胃虚弱、胃阳不足等也可能是胃痞病的原因。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