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出汗正常吗

2023-09-27330人阅读
李胜宇

李胜宇 三甲

长沙163医院 - 针灸推拿

艾灸不出汗一般是正常的。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湿痹痛、虚寒性出血病等病症。由于艾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如果患者体内的湿气比较少,在艾灸后可能不会出现出汗的情况,一般是正常的,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艾灸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盲目自行操作,以免引起烫伤的情况。另外,对于阴虚内热、孕妇等人群不建议进行艾灸治疗。如果患者在艾灸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艾灸不出汗是什么原因
艾灸不出汗可能是气血不足、津液亏损、阴虚内热、阳气虚弱、表虚自汗等原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外邪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不耐受艾灸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津液亏损 津液亏损使体内水液减少,腠理失去濡润,毛窍开合失司,进而影响到汗液的正常排泄。可遵医嘱使用滋阴补液类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增液汤、养阴清肺丸等。 3.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导致阳气偏亢而引起的病理现象。此时阴阳失调,阳气相对偏盛,故表现为发热、出汗等症状。针对阴虚内热的情况,中医通常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来治疗,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4.阳气虚弱 阳气虚弱会导致身体的防御和温煦作用减弱,无法有效抵御外邪侵袭,因此会出现不耐受艾灸的现象。对于阳气虚弱所致的症状,可以考虑运用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中药方剂进行改善,例如四逆汤、附子理中丸等。 5.表虚自汗 表虚自汗多由营卫不固、腠理疏松所致,此时体表屏障功能降低,易感受风邪,风邪夹杂于汗液之中随毛孔而出,故见自汗。治疗表虚自汗需调和营卫,固表止汗,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常用中药有黄芪、白术、防风等。 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进行慢跑、太极等活动以增强体质。必要时,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通过血常规、舌诊、脉诊等方式评估身体状况。
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按摩艾灸哪里

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可以按摩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等。

1、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部,在肱骨外上髁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发热、项背强直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改善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的症状。

2、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改善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的症状。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通经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改善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的症状。

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具有健脾和胃、调经止带、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痛经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改善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的症状。

5、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湿疹、荨麻疹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改善睡着不出汗一醒就出汗的症状。

另外,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避免盲目自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月子里脚不出汗正常吗

月子里脚不出汗一般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不正常的,可能是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肾阳虚、血虚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如果在坐月子期间,房间内的温度比较低,或者是穿的衣服比较少,可能会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出现脚部发凉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进行改善。

2、气血不足

如果在坐月子期间,女性经常熬夜,或者是情绪不佳,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足,从而影响体内血液循环,出现脚部发凉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脾胃虚弱

如果患者在坐月子期间,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弱,从而出现食欲减退、身体乏力、大便稀溏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脚部出汗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肾阳虚

如果患者在坐月子期间,长期处于过于寒冷的环境中,可能会损伤肾阳,导致肾阳虚,从而出现腰膝酸软、怕冷、脚部冰凉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血虚

如果患者在坐月子期间失血过多,可能会出现血虚的情况,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脚底冰凉、头晕眼花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不适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