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醇属于低聚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在人体内不被吸收,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但是若长期大量食用,则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以及肥胖等情况发生。
1.治疗疾病:乳糖醇是一种新型的低聚碳水化合物,其作用类似于乳糖,但不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等症状,并且也不会影响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此外,由于乳糖醇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因此对于患有乳糖不耐受或乳糖依赖综合征的人群而言具有一定的益处。乳糖醇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乳糖醇还能够抑制葡萄糖的快速释放,从而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2.血糖升高:如果患者长期过量摄入乳糖醇,会导致体内的热量增加,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进而会引起身体发胖的情况出现。而且大量的乳糖醇进入体内以后还会转化成单糖,从而会对患者的血糖造成影响,所以本身存在糖尿病的患者是不宜过多吃的。
3.其他危害:如腹胀、腹痛、胃肠气胀、排气增多等不良反应,部分人群对乳糖醇过敏,吃之后可诱发皮肤瘙痒、红斑、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建议日常生活中适量进食乳糖醇,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对于需要调整饮食以管理血糖或减少胆固醇摄入的人来说,乳糖醇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的人群来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