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碰上伤口后出现疼痛感,可能与局部刺激、损伤加重有关。如果患者存在神经受损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疼痛感觉不明显。
1.局部刺激:由于盐属于一种比较粗糙的物质,在接触伤口以后会对软组织造成一定的摩擦和刺激,从而引起明显的疼痛症状。此时建议患者及时用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冲洗,并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2.损伤加重:若患者的伤口较深且比较大,则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生化脓性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发生。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休克的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就医并接受治疗。
3.神经受损:如果患者的伤口比较浅表,并且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会出现疼痛现象。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神经末梢分布于皮肤表面,所以当盐接触到伤口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刺痛感。但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周围神经病变,则有可能会出现刺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4.药物作用:临床上常将高渗性的氯化钠溶液用于伤口部位的湿敷,可以起到清洁创面以及预防感染的作用。但由于其渗透压较高,所以在湿敷的过程中可能会吸收伤口内的水分,从而使细胞脱水变瘪,进一步促进组织愈合。但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刺痛感,若无其他不良反应则无需特殊担心。
5.心理因素:部分人群对于疼痛较为敏感,即使未触碰到伤口也可能感觉到疼痛。此类情况多为个体差异所致,一般不需要做过多干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的症状,则考虑是由于伤口感染所引发的。此时应积极前往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通过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