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可能导致咽干、咽痛、咳嗽、发热、头痛等典型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就医。
1.咽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从而会引起咽喉部出现干燥的症状。此症状通常出现在喉咙后方,患者会感到口腔内部缺乏水分,有时伴随有轻微的刺痛感。
2.咽痛
由于病毒侵袭机体上皮细胞,使局部发生炎症反应,此时可刺激神经纤维,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为钝痛或灼痛,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咽痛一般集中在喉咙深处,但也可能辐射至耳朵或头部。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吞咽困难或食物通过时的不适。
3.咳嗽
咳嗽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旨在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病原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会释放化学物质刺激气道,这些刺激物会导致咳嗽反射。咳嗽声音可位于任何位置,但通常集中在胸腔下方,伴随着气流进出呼吸道。
4.发热
发热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病毒产生应答,包括巨噬细胞活化和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的释放,这些因素会提高体温中枢的阈值。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发热可能导致全身各处的不适,如面部潮红、手脚冰凉等,还可能出现出汗、寒战等症状。
5.头痛
当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到大脑时,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痉挛或颅内压增高,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通常位于额头、顶部或两侧太阳穴区域,可能呈搏动性或钝痛,持续时间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可以进行核酸检测或者抗原检测明确诊断。确诊后,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可遵医嘱用连花清瘟胶囊、宣肺败毒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重症则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片、阿兹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