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有糖尿病的人艾灸灸哪些部位

强妙梁 内分泌科
滕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咨询

有糖尿病的人艾灸可以灸涌泉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等穴位。

1.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底的第2、3脚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属于肾经穴位。艾灸该穴位具有温阳补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多饮、多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艾灸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功效,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脐区,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腧穴之一。艾灸该穴位具有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功效,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具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功效,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畏寒肢冷、小便频数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命门穴:命门穴位于腰部,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间凹陷中。艾灸该穴位具有益肾壮阳、调理冲任的功效,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艾灸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烫伤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10-1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糖尿病的人拍打身体什么部位

糖尿病的人拍打身体的部位一般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溪穴、肾俞穴、脾俞穴等。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适当拍打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补益气血、强身健体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胃口不佳、肢体乏力等不适症状。

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适当拍打三阴交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补益肝肾、调经止带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消瘦、月经不调、带下病等不适症状。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适当拍打太溪穴可以起到益肾强腰、调理气血、清利湿热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不适症状。

4、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适当拍打肾俞穴可以起到温补肾阳、调理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早泄等不适症状。

5、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属于足太阳脾经,适当拍打脾俞穴可以起到疏肝健脾、和胃理气、除湿化痰、通络止痛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腹胀、腹痛、嗳气、恶心等不适症状。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调理。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治疗糖尿病可以按摩哪些部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症。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按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合谷穴、阴陵泉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病情。

1.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医生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调理,从而促进体内气血运行,辅助控制血糖水平。

2.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适当按揉该穴位后能够达到辅助降糖的目的,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是任脉的要穴之一,具有和胃健脾、运化气机的功效。若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遵医嘱使用拇指在该部位进行环形按摩,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4.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是大肠经的总终点,位于拇指掌侧远端,拇短伸肌腱桡侧的隆起处,具有镇静安神、通络镇痛、清热解表的功能,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头痛目赤、口眼歪斜、耳聋、鼻衄、痢疾、腹痛腹泻等症状,对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5.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凹陷中,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能,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腹胀等病症,对糖尿病出现的小便频数、尿浊、消渴等情况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不可自行盲目操作。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另外,建议患者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随时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