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月经提前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气虚、肾阴虚、气血两虚、肝气郁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正常现象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通常表现为月经来潮,并且伴有腹痛等症状。如果患者月经周期较短,且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则可能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月经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多、月经推迟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肾阴虚
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无法滋润濡养,制约阳热的功能下降的一种病理现象。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提前、月经量少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艾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
4、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亏虚,形体失养,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提前、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5、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气机失于畅达、疏通,导致气机瘀滞,无法正常运化体内血液和毒素,从而出现月经提前、两胁胀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