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蹲着心脏就难受可能是由于体位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的。
1.体位改变:当人体处于平卧状态时,心脏回心血量增加,此时心脏负担加重。而当患者突然变换为蹲姿后,血液在下肢淤积,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了心脏的负荷。因此部分对体位变化较为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出现一蹲着心脏就难受的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调整姿势即可缓解。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疾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患病以后容易导致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在蹲下的过程中会导致胸部受到压迫,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风湿性心脏病:通常是感染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诱发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矫正的方式进行处理。
4.心力衰竭:通常是指各种慢性心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会对心肌供血造成影响,所以患者会伴随胸闷、憋喘等症状,并且还会伴有双下肢水肿的现象。当患者蹲下来的时候,会使腹部和腿部的压力增大,从而使水肿更加明显,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此时可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5.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也有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胸闷气短的情况。当患者蹲下的时候,会导致膈肌上抬,使症状进一步加重。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罗红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检查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