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阳气堵塞怎么办

于如 中医内科
山东省中医院 三甲
咨询

阳气堵塞可能是气滞血瘀、痰湿、寒凝、气虚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1、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堵塞,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胁肋部刺痛、痛经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痰湿

痰湿是指体内津液输布障碍,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在体内聚而成湿,从而出现阳气堵塞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寒凝

寒凝是指寒邪侵袭人体,导致阳气阻塞,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不温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补气健脾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气虚

气虚是指机体元气不足,导致脏腑功能活动减退,患者会出现精神疲惫、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阳虚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使温煦功能减弱,出现一系列寒证,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不温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若患者不适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0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晚上阳气不足怎么办

晚上阳气不足,一般可以通过一般治疗、针灸治疗、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进行改善。晚上阳气不足可能是不注意自身保暖、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熬夜等原因造成。

1、一般治疗

阳气不足是指体内的阳气有所减少,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劳乏力、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多泡脚、多喝热水的方式进行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的目的。

2、针灸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足三里穴、关元穴、肾俞穴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提升阳气的目的。

3、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辅助改善。

4、调整饮食

患者可适当吃韭菜、羊肉、桂圆、动物肝脏等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少吃苦瓜、冬瓜、绿豆等性质寒凉的食物,一般可以辅助缓解症状。

5、加强锻炼

患者平时可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有助于提升阳气,改善不适症状。

患者不能自主明确病因时,应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服用药物,不可多服或少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