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水肿一般是指脾气虚弱、水湿内停所导致的全身浮肿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实脾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1.实脾丸:主要成分有厚朴(姜制)、木香、茯苓、白术(炒)、附子(制)等中药材,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兼水饮所致的身重困倦、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小腹胀满、口中不渴、舌体胖嫩、苔白滑、脉沉细者。但是孕妇慎用此药,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在用药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参苓白术散: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麸炒)、茯苓、桔梗、甘草、莲子(去心)、薏苡仁(炒),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但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若服药两周后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手足不温等病症。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期间,要忌生冷食物,如雪糕、冰西瓜等,还要忌房劳过度。另外,阴虚内热者也不宜应用本品,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4.补中益气丸:主要成分有人参、黄芪、白术(土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等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引起的泄泻、脱肛等情况。但由于此药物含有蜂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禁止服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也要避免使用,以免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不良反应。
5.其他:除上述几种常见的药物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口服五苓散、实脾散等药物来调理身体,从而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建议脾虚水肿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通过望诊、切诊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