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尽量不打免疫球蛋白针

李求宫 风湿免疫科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尽量不打免疫球蛋白针的原因,主要包括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建立、加重肾脏负担、增加感染风险等。

1.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如果患者对这种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则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因此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注射的。

2.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建立:由于免疫球蛋白中含有一定的抗体成分,在使用后可以起到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

3.加重肾脏负担:因为免疫球蛋白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而肝功能异常的人群在使用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4.增加感染风险:由于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如果与病毒或细菌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容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5.其他原因:此外,还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栓形成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射,避免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3-11-0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为什么输免疫球蛋白
输免疫球蛋白是因为免疫球蛋白缺乏症、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恶性肿瘤、感染后免疫缺陷状态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免疫球蛋白缺乏症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分子武器,其缺乏可能导致易感性增加。补充外源性免疫球蛋白制剂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纠正这种不足,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2.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IgG合成障碍导致血清IgG水平显著降低,无法抵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进而引起反复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 3.慢性活动性肝炎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产生针对肝脏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导致肝脏损伤和免疫球蛋白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4.恶性肿瘤 某些类型的癌症会导致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包括B细胞增殖和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正常生产。例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需要化学疗法,例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 5.感染后免疫缺陷状态 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对初次感染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不能完全清除它们,导致持续存在低水平的感染,进一步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如HIV感染的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拉米夫定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基因检测、组织活检等辅助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疾病。
为什么尽量不打白蛋白

尽量不打白蛋白可能是因为患者身体状况不佳,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高血压、对白蛋白过敏。

1、患者身体状况不佳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能够维持血浆渗透压,还可以维持机体营养与渗透压。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不佳,存在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此时注射白蛋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等情况,不利于身体健康。

2、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和肾脏合成,能够维持机体营养与渗透压。如果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全,注射白蛋白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情况,注射白蛋白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4、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注射白蛋白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外,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高血压的情况。

5、对白蛋白过敏

如果患者对白蛋白过敏,可能会在注射白蛋白后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情况,从而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