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打免疫球蛋白针的原因,主要包括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建立、加重肾脏负担、增加感染风险等。
1.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如果患者对这种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则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因此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注射的。
2.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建立:由于免疫球蛋白中含有一定的抗体成分,在使用后可以起到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
3.加重肾脏负担:因为免疫球蛋白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而肝功能异常的人群在使用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4.增加感染风险:由于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如果与病毒或细菌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容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5.其他原因:此外,还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栓形成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射,避免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