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患者出现心慌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等生理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与贫血、低血糖、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有关。
1.生理性因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精神压力过大或者长时间熬夜,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跳加快的情况发生,此时就会诱发上述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适当休息后会逐渐缓解。
2.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产生的综合征。临床上以苍白、无力、易疲乏、活动时呼吸不畅为主要表现。当贫血严重时,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也会造成患者出现心慌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低血糖:低血糖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中葡萄糖水平降低,并且伴有交感神经兴奋和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悸、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也可出现心慌的表现。建议及时补充含糖量高的食物来改善不适症状,如巧克力、糖果等。
4.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者还可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慢性肾衰竭等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心慌、气短等情况。可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病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常见于肥胖超重、体力活动过少、高脂饮食、高血压等因素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不良反应。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还需要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等原因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