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驹骏 三甲
武汉161医院 - 内分泌科
唾液是由上颌下颌的牙龈、口腔黏膜等组织中的腺体所分泌,在咀嚼时会通过牙齿摩擦而产生。唾液由三对大唾液腺分泌,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其中以腮腺的体积最大。
1.腮腺:位于两侧耳垂后方,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酶,参与淀粉的分解,同时还有助于润滑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并具有溶解食物中脂肪的作用。此外,腮腺还可分泌黏蛋白,有助于保护呼吸道以及消化道黏膜免受损伤。
2.颌下腺:位于两侧颔骨下端,呈灰红色扁圆形小体,可分泌唾液和淀粉酶。唾液腺细胞在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性刺激时,如进食酸性食物,就会引起涎腺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进而使唾液增多。
3.舌下腺:位于口底底部正中位置,呈圆锥形黏液瘤样小体,可以分泌唾液和舌下黏液。当患者出现感染、外伤等情况时,也会导致唾液分泌增加。
4.口腔黏膜:包括唇黏膜、颊黏膜、腭黏膜和舌黏膜,这些黏膜下的黏膜下层有较多黏液腺,也有一定的分泌唾液的功能。
5.牙齿:牙齿与唾液腺之间存在导管吻合,当患者咬硬物或者精神紧张时,会引起唾液腺分泌旺盛,从而形成口水。
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无机盐、有机物、抗体和溶菌酶等物质,能够起到冲刷细菌、滋润口腔、促进吞咽等功能。如果患者的唾液分泌异常,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病因,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