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皮肤过敏的针剂药名有哪些

王西硕 皮肤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治疗皮肤过敏的针剂药名一般有盐酸异丙嗪注射液、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

1.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止痒以及抗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荨麻疹、湿疹、皮炎等疾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2.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马来酸氯苯那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改善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3.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的功效,通常可用于治疗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及皮炎等。

4.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因,其中倍他米松为中效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痛及减少渗出作用;而利多卡因可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减轻或消除局部疼痛。

5.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是一种长效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收缩血管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11-0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导致皮肤过敏的食物有哪些

皮肤过敏的食物一般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类食物、高蛋白食物、易过敏的食物、高脂肪食物等。

1、辛辣刺激性食物

常见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花椒、大蒜、芥末等,食用后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加重过敏反应。

2、海鲜类食物

常见的海鲜类食物有螃蟹、海虾、生蚝等,食用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还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

3、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食物有牛奶、鸡蛋、大豆等,食用后可能会导致皮肤的负担加重,还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不利于过敏症状的改善。

4、易过敏的食物

易过敏的食物有芒果、菠萝、牛奶、花生等,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食用易过敏的食物后,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5、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有肥肉、奶油、炸鸡等,食用后可能会导致皮肤的脂肪层增厚,还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油脂分泌增多,从而加重过敏反应。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上述食物,以免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皮肤过敏的中成药物有哪些
治疗皮肤过敏的中成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外用药物则有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但是皮肤过敏症状可能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拮抗外周H1受体,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本品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驾驶或操作机器时需注意。 2.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为抗组胺药,能阻断组织胺受体而减轻过敏所致瘙痒等症状。服用期间应避免饮酒及含酒精饮料。此外,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使用前须咨询医生。 3.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具有高效抗炎作用,在局部应用后能够迅速发挥止痒效果。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症、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后果。 4.氢化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是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皮肤炎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曲安奈德 曲安奈德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有助于控制慢性皮肤炎症。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出现全身吸收,导致可逆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抑制。 患者在治疗皮肤过敏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减少刺激。同时,均衡饮食,多喝水,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辅助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