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提高人体免疫力打什么针最好

李双 全科
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临床上没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打什么针最好”这种说法。一般情况下,可以注射胸腺肽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白细胞介素-2注射液、谷氨酰胺注射液等药物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1.胸腺肽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是一种免疫调节药,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发挥,可用于治疗原发性或者继发性恶性肿瘤,也可以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在体外合成的人源Ⅰ型免疫球蛋白,其含有多种天然蛋白质成份,包括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免疫球蛋白E等,常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3.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此药物由卡介菌的核酸组成,属于基因工程产品,有激活正常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抑制细胞异常增殖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等。

4.白细胞介素-2注射液:这是一种较强的免疫刺激剂,能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抗体依赖性细胞(ADC)功能,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并可使患者对化疗敏感度增加,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安全。

5.谷氨酰胺注射液:谷氨酰胺为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机体许多酶促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减轻肠黏膜损伤,还可作为癌症放疗、化疗的辅助用药,以保护肠上皮屏障功能,减少毒副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注射用穿琥宁、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想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建议前往医院内科就诊,配合医生完善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等项目后,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上述药物。

2023-12-13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如何提高人体免疫力
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平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和压力管理等方法来实现。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减少吸烟、限制酒精摄入量等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因为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等,可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呼吸系统健康;而过量饮酒会损伤肝脏,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 2.平衡饮食 均衡膳食包括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D以及锌等矿物质,这些都对提升免疫有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白细胞活动,增强其消灭病原体的能力;维生素D则能调节T细胞数量,从而辅助免疫反应。 3.规律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至高强度间歇训练,每次持续20-60分钟。运动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并产生有益于身体修复与重建的生长因子;同时还能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含量,对抗自由基伤害。 4.充足睡眠 成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高质量休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复精力、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及记忆力,并且在白天保持警觉性;此外长期缺乏深度慢波睡眠会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 5.压力管理 采取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来减轻日常压力。因为慢性心理压力下皮质醇水平升高间接地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活跃度;另外高张力状态还会促使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增多,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 除此之外,接种疫苗也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
如何提高人体免疫力
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平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和压力管理等方法来实现。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减少吸烟、限制酒精摄入量等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因为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等,可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呼吸系统健康;而过量饮酒会损伤肝脏,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 2.平衡饮食 均衡膳食包括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来源及蔬菜水果等食物,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E以及锌元素的食物摄入量有助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应答能力;此外,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进而支持全身微生态环境稳定。 3.规律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规律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刺激体内多种有益因子释放,这些因子对于调节免疫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4.充足睡眠 成人每天应该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并巩固记忆,长期缺乏会导致认知功能减退和情绪波动等问题,从而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5.压力管理 采取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来减轻日常压力。慢性压力状态下,身体会分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以应对威胁,但高浓度皮质醇会抑制T细胞活性,削弱免疫反应。 除此之外,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因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调整心态,遇到困难时积极面对,学会自我疏导,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