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出现心慌的症状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情绪波动等生理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理因素引起的。
1.生理因素:在雨天时可能会因为天气阴冷以及空气潮湿等原因刺激到患者的植物神经,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发生。此时患者就会伴随有心率加快的现象,所以会出现心慌的症状发生。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患有该疾病的人较多,则其后代患此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患病期间会导致心脏部位缺血或者是缺氧,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就容易诱发心慌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高血压病:若本身存在高血压情况,则在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并且还伴有心悸的表现。需配合医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呋塞米片等降压及利尿类药物来改善。
4.低血糖症:可能是因为长期未进食或者过度节食等因素所造成的,会造成体内血糖含量偏低,同时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使患者表现为出汗、饥饿、脸色苍白、视力模糊等情况。而雨水会使机体代谢速度增快,进一步加重了低血糖的症状,因此会出现上述表现。可以适当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帮助缓解,比如巧克力、饼干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精神创伤等因素有关,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身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所以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并且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还会表现出心慌、胸闷等现象。需要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素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可能与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有关。若长时间不能自行恢复,建议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