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危害

翁芹 全科
新疆兵团医院 三甲
咨询

乳酸脱氢酶偏低可能会导致身体乏力、心肌损伤、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危害。

1.身体乏力: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在人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中。如果患者出现乳酸脱氢酶偏低的情况,则说明体内的代谢速度比较慢,容易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身体乏力的症状。

2.心肌损伤:乳酸脱氢酶是心肌细胞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当心肌细胞受损时,会导致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因此,乳酸脱氢酶偏低可能是由于心肌损伤引起的。

3.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也会引起乳酸脱氢酶偏低,因为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肝脏合成和分泌乳酸脱氢酶的能力,导致其含量下降。

4.肾脏损害:肾功能不全也可能导致乳酸脱氢酶偏低,因为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肾脏排泄乳酸脱氢酶的功能,导致其含量下降。

5.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减少而低于正常值的一种情况,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气短、头晕等。贫血可能导致乳酸脱氢酶偏低,因为贫血可能影响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的速度,进而影响乳酸脱氢酶的生成和释放。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023-11-0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症状及危害
乳酸脱氢酶偏低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伴随乏力、肌肉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贫血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1.乏力 乳酸脱氢酶参与糖代谢过程,在细胞内合成和分解葡萄糖时发挥作用。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能量产生减少,进而引发乏力。这种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各个部位,但通常与日常活动无关。 2.肌肉疲劳 当乳酸脱氢酶水平下降时,肌肉组织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导致积累大量乳酸,从而出现肌肉疲劳的现象。症状主要集中在经常运动的肢体,如腿部和手臂。 3.食欲不振 乳酸脱氢酶的低浓度可能影响小肠黏膜细胞的能量供应,使消化功能减弱,进而表现为食欲减退。症状可能集中于上腹部,持续时间不定。 4.体重减轻 由于能量代谢异常,机体消耗脂肪储备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体重下降往往逐渐发生,且可能伴随有明显的饥饿感。 5.贫血 乳酸脱氢酶参与红细胞的代谢过程,其活性下降可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针对乳酸脱氢酶偏低的情况,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确认乳酸脱氢酶的具体数值是否正常。如果确诊为乳酸脱氢酶偏低,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特别是铁质和叶酸的补充,有助于预防贫血的发生。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乳酸脱氢酶偏低可能与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长期卧床、肝硬化、白血病等病因有关。若无其他症状且无特殊不适,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1.饮食不当 乳酸脱氢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细胞内,当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等状况时,会导致体内能量不足,进而引起乳酸脱氢酶偏低。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B12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从而缓解不适。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影响肝脏功能,导致乳酸脱氢酶合成减少。停用相关药物后观察症状变化情况。若停药后乳酸脱氢酶水平仍未恢复正常,则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减慢,肌肉组织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此时无氧代谢增强,产生大量乳酸,而这些乳酸不能被正常利用,只能通过肝脏进行分解,因此会引起乳酸脱氢酶偏高。建议定期改变姿势,必要时可以穿戴支具来辅助保持正确的坐姿或者站姿,也可以做适当的肢体运动,比如打太极、散步等,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受损严重,其合成乳酸脱氢酶的功能下降,所以会出现乳酸脱氢酶偏低的现象。对于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导致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并取代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使得红细胞、粒细胞以及巨核细胞等的数量减少,继而导致乳酸脱氢酶偏低。针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其中化疗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例如环磷酰胺注射液、盐酸伊达比星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