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悸的脉象特征及病因

司马欣情 心血管内科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心悸的脉象特征一般为脉搏跳动有力,而病因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情绪波动过大、过度劳累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痰饮内停、心脾两虚等原因导致。

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过量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心慌的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

2.情绪波动过大:如果患者近期精神压力比较大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心慌的现象。建议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紧张,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缓解不良的情绪。

3.过度劳累:如果患者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也会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从而出现心慌的症状。建议患者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进行改善。

4.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多考虑是脾胃虚弱造成的,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浑身乏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心慌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阴虚火旺:阴虚火旺通常是体内阴液亏虚所引发的一种病症,通常会出现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心脏功能,所以会造成上述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痰饮内停、心脾两虚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

2023-10-3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正常脉象的特征
正常脉象的特征是脉搏均匀有力、节律整齐、频率60-100次/分钟、触诊时无涩滞、无异常脉动。如果脉搏情况与上述特征不符或出现其他不适,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1.脉搏均匀有力 正常脉象的形成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正常,血液流动顺畅,使气血调和,从而出现脉搏均匀有力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脉搏应呈现均匀而有力量的感觉,通常不会过于强烈或虚弱。 2.节律整齐 正常的脉搏是由心脏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产生的,当心脏的节律保持一致且规律时,则会出现节律整齐的现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会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感,且每个心跳之间的间隔时间较为固定。 3.频率60-100次/分钟 正常脉搏的频率反映了心率的变化情况,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若超过此范围则可能表明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约为60-100次,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期。 4.触诊时无涩滞 涩脉是指指下感觉粗糙不畅,如细索之筋,多由痰湿凝滞、血瘀气结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涩脉常见于久病气血亏损、痰浊内蕴、阴虚火旺等症。正常脉象在触摸时应该感到滑润流畅,而不应该是涩滞的。 5.无异常脉动 弦脉是指脉管紧张度增高,呈紧绷状态,常见于肝胆疾病、痛证、痰饮等病症。正常脉象不应出现弦脉所特有的紧张度增加现象。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脉诊以评估脉搏的特征,必要时可进行血压监测、心电图检查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片等降压药,心脏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控制病情。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盐、高脂食物,保持均衡饮食。
芤脉的脉象特征是?
芤脉的脉象特征表现为浮取细软、中取豁大、沉取空虚、浮沉有力对比明显、触头有力触位无力,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中医诊断和治疗。 1.浮取细软 芤脉的形成可能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此时气血郁滞于体内,从而导致气血凝结成块。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上述不适通常会出现在经络循行处,如胸部、腹部等。 2.中取豁大 芤脉还可见于气机失调的情况,当患者存在肝气郁结时,会导致气机阻滞,进而引发胸闷、胀满等症状。此类症状多发生在胸部,也可见于腹部。 3.沉取空虚 如果患者存在气血亏虚的现象,则可能导致气血不足,使血液无法充盈脉管,从而出现沉取空虚的情况。这种情况常见于四肢末端,也可能出现在舌下。 4.浮沉有力对比明显 当患者受到外邪侵袭时,若正气虚弱不能驱邪外出,邪气就会稽留于体内,此时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身体表面较为明显的部位出现,例如额头、颈部等。 5.触头有力触位无力 若是患者存在阴虚火旺的问题,在阴液亏损的情况下,虚火内扰则会引起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症状。此类不适感多见于午后或夜间,且常伴随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等现象。 建议进行血常规、血压监测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针对芤脉,可采取中医药物调理,如遵医嘱使用人参、黄芪等中药材改善病情。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注意饮食调理,适量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红枣、阿胶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肺脓肿的病因及特征
肺脓肿的病因及特征包括吸入性损伤、支气管阻塞、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和糖尿病。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 吸入性损伤 由于火灾、电击等原因导致呼吸道受损,使口腔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进入下呼吸道,形成感染灶。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通过胸部X线检查进行诊断。 2. 支气管阻塞 支气管阻塞是指由于异物、炎症、肿瘤等原因导致支气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引起呼吸困难的一种病理状态。当支气管发生阻塞时,会导致空气无法正常进出肺部,从而引起肺部积液和感染。针对支气管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体位引流、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以及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等。 3. 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后,在体内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溶解细胞壁,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空洞。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细菌感染。 4.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较弱,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肺部出现化脓性病变。提高免疫力对于预防肺脓肿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增强身体抵抗力。 5. 糖尿病 高血糖水平可能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影响伤口愈合和感染控制,增加患肺脓肿的风险。控制血糖水平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常用口服降糖药有格列齐特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胰岛素制剂则包括人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进行胸部CT扫描以监测肺脓肿的变化情况。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以减少肺部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