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缓解焦虑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饮食不当、情绪紧张、抑郁症、焦虑症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因素: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压力过大或者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从而引起食欲不振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调整作息的方式进行改善,在平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饮食不当: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下,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下降,从而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此时可以适当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3.情绪紧张: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此时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缓解,比如慢跑、游泳等。
4.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性格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伴有食欲不振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治疗。
5.焦虑症: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焦虑发作和慢性焦虑两种形式,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烦躁易怒、肌肉紧张、心动过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强迫症、恐惧症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