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畏寒怕冷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于勋 中医内科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畏寒怕冷、手心发热,多考虑是环境因素、肾阴虚导致的,也不排除是气虚、气血两虚、脾胃湿热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的保暖,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出现身体发冷、手心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凉。此外,患者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2、肾阴虚

肾阴虚多由久病、长期熬夜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3、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患者由于气化功能减退,导致津液输布障碍,从而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同时气虚患者由于气的固摄功能减退,还可能会出现手心发热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4、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所致。气血两虚患者由于气血不足,导致温煦功能减弱,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寒怕冷、手心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补气血的食物,例如红枣、枸杞等。

5、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滞留于脾胃,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和腐熟功能,使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烧心、反酸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2023-09-0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身上发热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身上发热畏寒怕冷可能是感染性发热、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由各种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针对感染性发热,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2.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当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时,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出现畏寒和发热的症状。对于结核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过度合成,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升高。高IgM水平会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畏寒和发热的情况。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此时甲状腺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促进代谢活动加快,使产热量增加,因此会出现畏寒伴随发热的现象。甲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常用的有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的酮体,其中β-羟丁酸具有发热的作用,同时还会伴有口渴多饮、乏力等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检查以排除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
身上发热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身上发热畏寒怕冷可能是感染性发热、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由各种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针对感染性发热,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2.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当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时,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出现畏寒和发热的症状。对于结核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过度合成,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升高。高IgM水平会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畏寒和发热的情况。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此时甲状腺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因此会出现畏寒伴随发热的现象。甲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常用的有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加强,产生大量的酮体,其中β-羟丁酸具有发热的作用,所以会出现畏寒和发热的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紧急处理,首先需要补充液体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然后给予胰岛素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短效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应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