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容易饿得快的原因较多,如饮食不当、脾阳不振、胃阴亏虚、伤脾动胃气以及湿困中焦等。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如果经常暴饮暴食或者进食寒凉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水谷精微运化和运载输布的作用,则可出现饥饿感明显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腹胀不适的症状。此时需要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且要做到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多油腻、生冷的食物,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调理。
2.脾阳不振:由于脾气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水液,从而发生水谷无化,引起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胃阴亏虚:主要是胃阴不足以滋养胃腑所致,主要表现为口舌干燥、形体消瘦、饥而不愿食、大便干结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玉女煎等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4.伤脾动胃气:中医认为胃主受纳,即接受并容纳水谷精微,而脾主运化,即把水谷精微转化为营养物质吸收,若外邪侵袭机体后未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使机体失去运化能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消瘦、乏力、头晕目眩、厌食、腹泻等不良症状,此时需配合医生采取六君子丸、四君子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5.湿困中焦:通常与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有关,会导致湿热内盛,损伤脾胃运化功能,致使水谷不得运化成糟粕,会出现身体虚弱、肢体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黄连温胆汤、藿香正气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从西医角度来说,还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因素有关,此类疾病会加快体内代谢速度,所以即使吃得不多也会感觉很快饿,一般可以通过口服甲巯咪唑片等药物缓解。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三餐饮食,做到定时定量就餐,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