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骨折伤口流水是为什么

李秋 骨科
粤北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骨折伤口流水可能是由于组织液渗出、感染性因素、局部血肿形成、药物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导致的。

1.组织液渗出:如果患者在骨折后,身体内的组织液会逐渐向外渗透,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

2.感染性因素:如果患者的个人卫生不洁,并且没有做好患处的护理工作,则会导致细菌滋生,引起炎症反应,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局部血肿形成:如果患者在骨折后,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进而会出现上述症状。对于轻度血肿者,可以通过冰敷的方式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而对于重度血肿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清除积血等方式进行处理。

4.药物刺激:如果患者在骨折后,遵医嘱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舒筋活血片、跌打丸等,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停药后可以得到改善。

5.过敏反应:若患者对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引起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高钙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促进骨骼恢复。

2023-11-22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伤口结疤了还流水
伤口结疤后仍流水可能是感染性伤口、异物刺激、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糖尿病足、小腿慢性溃疡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感染性伤口 由于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伤口,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进而出现渗液。抗生素药膏如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可外用以控制感染。 2.异物刺激 异物包括缝线、血痂等,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渗出液体。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遵医嘱将异物取出即可。 3.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若患者存在皮脂腺囊肿,在受到摩擦或者按压时会导致皮肤受损,从而诱发感染的情况发生。此时还会伴有化脓以及疼痛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囊肿比较小,可以通过涂抹鱼石脂软膏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囊肿比较大,则需要通过激光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并发症,容易导致足部血液循环障碍和感觉减退,增加感染风险。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足部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糖尿病足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血糖控制、血压控制、抗感染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遵循医生指导,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5.小腿慢性溃疡 小腿慢性溃疡多由长期静脉曲张、微循环障碍所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后易受损伤而形成溃疡面,伴随瘙痒、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改善。 患者应避免搔抓结痂部位以防感染扩散,同时注意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适当的检查项目可能包括血液分析、伤口培养及血糖水平检测。
骨折后伤口不愈合流水
骨折后伤口不愈合流水多考虑是未及时进行治疗引起的,也可能是术后压迫、伤口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未及时进行治疗 如果发生骨折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流水等情况,还可能会伴有疼痛、肿胀等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在医生操作下通过手术清理伤口,如果骨折出现移位等,还要及时进行复位并通过钢板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 2、术后压迫 如果骨折后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包扎过紧或者姿势不当,压迫到局部伤口,可能会使局部形成血肿,还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组织与神经,会出现伤口不愈合且流水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改善,比如大活络胶囊、活血化瘀片等,也可以遵医嘱合理搭配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伤口感染 若是骨折经过治疗后,并未注意伤口护理,经常碰水,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会出现肿胀、疼痛、流水化脓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局部肿胀化脓,还要通过手术切开排脓。 除此之外,骨折后伤口不愈合流水多也可能是积液、石膏过厚等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不利于身体健康。
伤口化脓为什么一直流水
伤口化脓后一直流水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等细菌感染有关,也可能是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或调整免疫状态。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和酶类可导致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加剧,进而引起伤口持续流液。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会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伤口渗出增多。针对链球菌感染,通常采用青霉素G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严重过敏史者可遵医嘱用阿莫西林代替。 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细菌内毒素作用于巨噬细胞使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形成水肿。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口服抗革兰氏阴性杆菌药物为主,常用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同时糖原分解加速导致伤口愈合减慢,进一步加重了伤口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持续分泌液体。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可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疗法以及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来实现。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无法有效清除化脓性感染中的致病菌,导致化脓性感染迁延不愈,出现长期渗出的情况。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包括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和充足睡眠。对于特定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如胸腺肽肠溶片、脾氨肽口服溶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伤口状况,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若伤口持续流水并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例如血液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