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黑便的情况,则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消化道溃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导致。
1.药物副作用: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以及大便发黑等症状。此时建议遵医嘱停用此药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消化道溃疡: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等原因可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发生。当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此类药物时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从而引发上述情况。若不及时治疗还可伴随腹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保护胃肠黏膜的药物改善症状。
3.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严重,会导致体内对凝血因子灭活的功能下降,进而增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而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所以容易诱发出血的症状,表现为黑便。需要立即就医通过三腔双气囊管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必要时还需配合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修补。
4.急性糜烂性胃炎:常因应激状态、酗酒等因素诱发疾病发作,患病期间由于胃壁黏膜充血水肿明显,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生破溃出血的现象。而阿司匹林为非甾体抗炎药,会对胃肠道造成损伤,进一步加重病情发展,因此会出现上述表现。确诊后需遵医嘱采用注射用抑菌剂、硫糖铝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多与剧烈呕吐、用力排便等情况有关,发病期间由于局部黏膜组织发生撕裂伤,不仅会引起呕血、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还会因为阿司匹林的影响而导致上述现象。一般可通过内镜下治疗、经喉镜机械止血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胃癌相关,对于胃部存在肿瘤的患者而言,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影响正常血液循环流通,甚至会造成胃部血管破裂出血的表现。而阿司匹林作为常用的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之一,用药不当也会加重出血的症状。建议完善CT等相关检查后尽早明确病因,积极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