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吃完止咳药为什么会困

于观龙 呼吸内科
信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吃完止咳药后感到困倦可能是中枢抑制剂过量、镇静成分添加、药物相互作用或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这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通常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咨询医生。

1.中枢抑制剂过量

中枢抑制剂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导致睡眠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止咳药中含有苯海拉明、伪麻黄碱等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分。例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中含有的盐酸甲氧那明能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止咳效果,但同时也会引起嗜睡副作用。

2.镇静成分添加

部分止咳药为减轻咳嗽症状而加入镇静成分,如右美沙芬,可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效果;镇静成分能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感到疲倦并进入睡眠状态。如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中的右美沙芬可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效果,且具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因此会引起犯困的现象。

3.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止咳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中枢抑制增强,进而出现服药后昏昏欲睡的情况。例如服用止咳药期间同时使用抗焦虑药或镇静催眠药可能会加剧这种效应。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4.患者个体差异

对于特定体质敏感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中枢抑制剂的作用强度可能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嗜睡程度不同。针对此类人群,在使用止咳药物时应特别注意剂量调整和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就医处理是关键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此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扫描,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存在。

2024-04-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止咳药什么药好使

止咳效果良好的常见药物有可待因、福尔可定、苯丙哌林、乙酰半胱氨酸。咳嗽是呼吸道受刺激后机体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清除异物与过多分泌物,但过度咳嗽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合理选用止咳药可有效减轻症状。

1、可待因:可待因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通过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强效镇咳作用。其镇咳效果显著,适用于剧烈干咳,尤其是其他镇咳药物无效时。可待因常与祛痰药或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然而,由于其具有成瘾性,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长期或过量服用。常见副作用包括便秘、嗜睡和头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或呕吐。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需慎用。

2、福尔可定:同样为中枢性止咳药,类似可待因的止咳原理,作用于咳嗽中枢,有效抑制咳嗽冲动。相较于可待因,成瘾性相对较低,安全性稍高,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干咳,像感冒后期顽固干咳,能平稳止咳,多制成口服液或片剂,服用方便。

3、苯丙哌林:苯丙哌林是一种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咳嗽中枢发挥双重镇咳作用。其镇咳效果较强,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如感冒、支气管炎或过敏引起的咳嗽。苯丙哌林常见剂型为片剂或口服液,服用后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其副作用较少,偶见口干、头晕或胃肠道不适。由于其非成瘾性,适合需要较长时间镇咳治疗的患者。

4、乙酰半胱氨酸:属于黏液溶解剂,其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从而间接减轻咳嗽。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痰液黏稠难排的病症,有泡腾片、颗粒剂等剂型,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接触金属器具,以防变色影响药效。

使用上述药物时,需根据咳嗽类型及病因合理选择,并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对于持续咳嗽或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儿童止咳药有什么
儿童止咳药包括小儿伪麻美沙芬滴剂、小儿止咳糖浆、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盐酸氨溴索、福尔可定等。鉴于儿童用药需谨慎,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如果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1.小儿伪麻美沙芬滴剂 小儿伪麻美沙芬滴剂适用于缓解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本品为复方制剂,需按体重计算剂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用于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呼吸急促等。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糖尿病患儿不适用。 3.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可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哮喘的咳嗽、排痰不畅、喘息等症状。运动员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4.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主要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服用时应整片吞服,不要咀嚼。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5.福尔可定 福尔可定是一种中枢镇咳药,对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症状有一定的疗效。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在儿童出现咳嗽症状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喉咙痛等,并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给予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