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头胀、头晕、出汗后减轻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情绪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感冒、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情况引起的。
1.情绪紧张:当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如考试前、演讲前等,可因情绪过于紧张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出现头部发紧、头晕的症状,并且在大量运动和排汗之后症状会有所缓解。此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即可。
2.感冒:患者受到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后会引起感冒的发生,在发病期间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随着体温的上升会导致身体大量的出汗,同时还会伴随头痛以及身体乏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四季抗病毒合剂进行治疗。
3.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以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就会下降,容易引发一系列不适反应,比如失眠多梦、浑身乏力、潮热盗汗、月经不调等。可以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改善睡眠障碍。
4.高血压: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压疾病,血压升高以后就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所以会出现头晕、头疼、全身乏力以及出虚汗等现象。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片等降压药来治疗。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与长期压力过大有关,会造成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神经功能,使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放松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帮助调节。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低血糖、颈椎病等原因有关,若长时间不能自行缓解,应及时就医诊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