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尿酸高引起冠心病吗

雷室净 心血管内科
镇江市中医院 三甲
咨询

尿酸高一般不会引起冠心病,但是可能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产生。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当体内产生的尿酸与排泄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时,就会造成尿酸增高。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可能还会引发痛风、肾结石等疾病。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通常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所以,尿酸高一般是不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但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病情。平时可以适当运动,有利于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好处。

2023-11-2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高心病和冠心病的区别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心病是指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

1、发病原因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肥厚,从而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

2、症状表现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头晕、头痛等情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心慌、头晕、头痛等情况。

3、治疗方式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改善。

4、预后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积极控制血压,一般预后较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5、其他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肥厚,从而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

建议患者平时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