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人群有多少患抑郁症的

2023-09-12222人阅读
李奇

李奇 三甲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 精神心理科

60岁以上人群有多少患抑郁症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抑郁症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属于一种综合征,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责自罪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其年龄较大,体内激素水平会出现生理性降低,从而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但并非所有人群都会出现抑郁症的表现,所以不存在60岁以上人群有多少患抑郁症的说法。对于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氟西汀、盐酸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影响60岁以上人群寿命的10大因素是什么

临床上并没有影响60岁以上人群寿命的10大因素是什么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孤独感、未定期体检、长期用药不当、营养不均衡、睡眠障碍、慢性疾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以及意外损伤等因素可能对60岁以上人群的寿命造成影响。建议家属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应及时送医进行相应的处理。

1.孤独感
社交活动减少,缺乏家人陪伴和朋友交流,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寿命。

2.未定期体检
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隐患,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如癌症,大部分癌症早期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性,但晚期才发现,通常预后不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3.长期用药不当
自行增减药量或同时服用多种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伤害肝肾,带来不良后果,如肝肾衰竭,可能导致寿命变短。

4.营养不均衡
老年人若饮食单一,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比如缺乏蛋白质会使肌肉萎缩,缺乏维生素D易引发骨质疏松,相较于拥有健康身体的人来说,这类人群寿命相对较短。

5.睡眠障碍
随着年龄增长,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多梦等问题常见。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修复和免疫力,加速衰老,可能影响寿命。
6.慢性疾病: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慢性疾病,病情长期控制不佳,则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7.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等情况,会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8.恶性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功能有所下降,所以患恶性肿瘤的概率也会增加。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多器官受到累及,从而缩短生存时间。
9.严重感染性疾病:比如重症肺炎、结核病、败血症等,若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健康。
10.意外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老人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到外力撞击等,均有可能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骨折的情况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也有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的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建议家属平时注意做好护理措施,避免老人发生摔倒的情况,并定期带老人到医院体检,了解自身健康情况。

抑郁症为什么害怕人群
抑郁症患者害怕人群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生活事件压力、脑结构异常、人格特质等多重原因导致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发现,家族中患有抑郁症的人群,其后代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于有家族史者,应关注并监测相关心理状态变化,如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2.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是参与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失衡可能导致情绪调节障碍。抗抑郁药物通过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症状,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改善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 3.生活事件压力 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或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导致个体身心疲惫,进而诱发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减少由负面想法引起的焦虑感。 4.脑结构异常 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杏仁核等区域可能存在萎缩现象,这些区域与记忆形成和情感处理有关。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5.人格特质 某些人格特征如内向、自卑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导致对社交场合感到恐惧。社交技巧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减轻面对人群时的紧张感。 除了上述提及的因素外,还应注意睡眠质量是否受到影响。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或评估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