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经常拉肚子吃了就饿什么原因

花扬文 消化内科
福州市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拉肚子一般是指腹泻,经常腹泻吃了就饿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进食量较少,且食物消化较快,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2、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胃肠异常情况,可表现为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由于胃肠功能紊乱可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会出现吃了就饿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

3、胃炎

胃炎是由于多种不同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可能与长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中上腹疼痛不适、腹胀、嗳气、恶心等症状。胃炎的患者胃肠道蠕动会比较慢,从而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内镜下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

4、胃溃疡

胃溃疡通常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因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饮食不当导致的。会导致患者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使食物不能被充分地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常是因为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是垂体病变导致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跳加快、焦虑烦躁、怕热多汗等症状,并且会在代谢比较快的情况下出现饥饿感,所以会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10-0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吃了就饿是什么原因
吃了就饿可能是饮食习惯不当、碳水化合物消化过快、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或胃炎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饮食习惯不当 由于长期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摄入的食物营养成分比例失调,无法满足机体所需能量,从而出现吃完饭后很快就饥饿的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是关键,如定时定量进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等。 2.碳水化合物消化过快 若患者食用了过多易被快速分解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进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利用。当大量葡萄糖被消耗后,血糖浓度下降速度加快,产生饥饿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之一,例如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选择低GI食品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加快,因此容易感到饥饿。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改善症状。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受损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造成持续高血糖状态。此时为了降低血糖,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也会刺激食欲中枢,使人感到饥饿。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5.胃炎 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或炎症反应,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饥饿感增强。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片可用于缓解胃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针对频繁饥饿的症状,建议进行血糖监测以评估是否存在糖尿病风险。此外,生活方式干预,如适量运动和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症状并维持健康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