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适合糖尿病老人的奶粉有哪些

舒权译 内分泌科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三甲
咨询

适合糖尿病老人的奶粉主要有脱脂奶粉、高钙奶粉、低脂奶粉、全脂奶粉、DHA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奶粉中含有一定的糖分,因此糖尿病老人在喝奶粉时,一定要注意适量,不可以过多饮用,以免导致血糖升高。

1、脱脂奶粉

脱脂奶粉是指将正常原料奶中的脂肪含量降低或者消除,使脂肪含量接近于零的一种奶粉。由于脱脂奶粉中的脂肪含量比较低,而糖尿病老人通常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因此建议糖尿病老人饮用脱脂奶粉。

2、高钙奶粉

高钙奶粉是指含钙量较高的一种奶粉,其中的钙元素含量比较高,而糖尿病老人通常需要限制钙元素的摄入,因此建议糖尿病老人饮用高钙奶粉。

3、低脂奶粉

低脂奶粉是指脂肪含量比较低的一种奶粉,其中的脂肪含量通常在3%以下,糖尿病老人可以选择低脂奶粉,有利于控制血糖。

4、全脂奶粉

全脂奶粉是指含有脂肪但脂肪含量比较低的一种奶粉,由于全脂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因此糖尿病老人也可以选择全脂奶粉。

5、DHA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也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脂肪酸。DHA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提高大脑记忆力,也可以促进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成熟,能够促进视力发育。因此糖尿病老人也可以选择DHA作为补充营养物质。

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老人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淀粉以及糖分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米饭、馒头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控制血糖。

2023-09-2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不含糖的适合糖尿病人的奶粉有哪些
不含糖的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奶粉有脱脂奶粉、全脂无糖奶粉、大豆蛋白粉、酪蛋白粉以及甜菊糖奶粉。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在选择和食用这些产品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1.脱脂奶粉 脱脂奶粉适用于需要限制脂肪摄入的人群,如高血脂、心血管病患者。其脂肪含量较低,有助于控制热量和脂肪摄入。使用前需检查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并遵循包装上的储存指示以保持品质。 2.全脂无糖奶粉 全脂无糖奶粉适合大部分人群日常饮用,可作为补钙来源。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不含有糖分,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能量以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所以可以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注意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3.大豆蛋白粉 大豆蛋白粉适合素食者或乳糖不耐受者补充蛋白质。其主要来源于植物,不含乳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服用。 4.酪蛋白粉 酪蛋白粉可用于制作低敏食品或婴儿配方。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但不宜过多。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5.甜菊糖奶粉 甜菊糖奶粉适合糖尿病患者及需要控制糖分摄入的人群。甜菊糖是一种天然代糖剂,不会影响血糖水平。使用时应确保不过量摄入,否则可能导致腹泻等问题。 以上提及的所有产品均需按推荐用量进行摄取,并且在购买时需确认产品的配料表中是否真正不含糖分。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老人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老人缺钙可能表现为多尿、乏力、口渴、骨质疏松、心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1.多尿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导致肾小管液体重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多尿的现象。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排尿频繁且量大,可能伴有夜间多次起夜的情况。 2.乏力 由于血糖过高造成机体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身体疲劳和乏力的感觉。这些症状往往集中在四肢肌肉,但也可以影响到全身其他部位。 3.口渴 高血糖状态下,人体内的渗透压会增高,刺激下丘脑前部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使水分从肾脏排出增多,引起细胞脱水。细胞脱水会导致血容量降低,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肾血管,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管液的渗透浓度,从而产生渴觉中枢冲动,诱发口干舌燥和渴望饮水的症状。这种症状可能伴随频繁的口干舌燥感,需要频繁地饮水来缓解。 4.骨质疏松 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钙的代谢,使得钙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干扰,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的问题。典型症状包括腰背酸痛、周身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 5.心悸 如果糖尿病患者存在低血糖现象,则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此时就会有心慌、胸闷以及心悸等情况发生。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眩晕甚至意识丧失。 针对糖尿病引起的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对于缺钙引起的症状,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维生素D测定以及骨密度测量。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控制血糖,补钙可选用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D3咀嚼片等药物。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同时注意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绿叶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