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伤害什么器官

余菁 中医内科
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可能会伤害心脏、脾胃、肝脏、肾脏等器官。

1、心脏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导致心神失养,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慌、气短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进行调理,可以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2、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患者长时间思虑过度,可能会导致脾胃受到损伤,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3、肝脏

中医认为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器官,如果患者长时间思虑过度,可能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柴胡舒肝散等药物进行调理,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4、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能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还可以帮助机体代谢废物。如果患者长时间思虑过度,可能会导致肾脏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腰膝酸软、四肢冰凉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频繁生气,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8-3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思虑过度有什么伤害
思虑过度可能导致情绪疲劳、抑郁症状、焦虑症、睡眠障碍及记忆力减退。 1.情绪疲劳 情绪疲劳是指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担忧或悲伤等负面情绪状态时,大脑皮层功能活动持续增强,能量消耗增加。会导致个体感到身心疲惫、精疲力竭,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现。 2.抑郁症状 思虑过度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这两者是调节情绪的重要神经递质。长期的低浓度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及自我价值感降低等抑郁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社交回避、认知迟钝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3.焦虑症 思虑过度可能导致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杏仁核是负责恐惧和焦虑的核心结构。这会促使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人处于警觉状态并产生强烈的焦虑感。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出汗、颤抖等症状,长期如此容易形成慢性焦虑症。 4.睡眠障碍 思虑过度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导致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情况发生。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出现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5.记忆力减退 思虑过度引起的情绪压力会影响海马体的功能,海马体是记忆信息的关键区域之一。长期的压力会导致海马体萎缩,从而影响记忆存储和检索能力。患者可能会发现难以记住新信息或回忆过去的事情,对学习和日常任务造成困扰。 面对思虑过度带来的种种不适,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如抗抑郁药舍曲林、文拉法辛等。
思虑过度焦虑症中医怎么调理
思虑过度焦虑症可通过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气功养生等中医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均衡的食物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平衡状态,改善情绪波动,从而缓解焦虑症状。 2.情志调理 情志调理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帮助患者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此方法旨在减轻由思虑过度引起的身心紧张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3.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个体化配方,通常采用滋阴清热、安神定志类方剂,如黄连阿胶汤等。这些药物能够平抑心火,滋养心血,进而缓解因思虑过度导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4.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涉及选择特定穴位进行刺络放血,一般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此法可调节气血流通,舒缓神经系统紧张状态,对治疗思虑过度引发的焦虑有效。 5.气功养生 气功养生是通过一系列呼吸调控及身体动作来锻炼内在能量的方法,在安静环境中练习。实践气功可以帮助提高身体自我修复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辅助缓解由思虑过度引起的不适。 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了解并应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心理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以帮助患者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管理思虑过度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