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许 三甲
华中科技附属同济医院 - 营养科
钙维生素D维生素K具有促进骨骼生长、预防骨质疏松、促进神经肌肉兴奋性、凝血功能、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疾病,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促进骨骼生长
维生素D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骨骼生长,维持骨骼健康。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出现身材矮小、骨骼疼痛等症状。
2、预防骨质疏松
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细菌、病毒入侵,诱发骨质疏松症,出现身体乏力、腰背疼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吃虾皮、海带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调理。
3、促进神经肌肉兴奋性
维生素D维生素K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
4、凝血功能
维生素K是一种凝血因子,可以促进凝血,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维生素K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
维生素K可以促进体内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从而达到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出现皮下出血、瘀斑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猕猴桃等,也可以适当吃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