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维生素b12偏高的原因

李禄 营养科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维生素B12偏高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维生素B12摄入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平时吃过多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鸡蛋黄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偏高。如果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平时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过多摄入维生素B12即可。

2、维生素B12摄入过多

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如果平时摄入过多维生素B12,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含量偏高。如果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饮水量来促进代谢。

3、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果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也可以多吃一些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指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红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疲乏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羟基脲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的方式来缓解症状。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指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血液中粒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频繁接触染发剂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低热、多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来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2023-08-3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维生素b12偏高的危害
维生素B12偏高可能导致巨球蛋白血症、神经病变、溶血性贫血、高黏滞血症和血栓形成倾向等危害。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通常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增生导致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引起的,此时会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脑梗死等疾病。 2.神经病变 若患者存在维生素B12偏高的情况,则会影响叶酸的代谢和吸收,进而影响核酸合成,使大脑及周围神经髓鞘脂质合成障碍,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行走不稳等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残疾。 3.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B12偏高可能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引发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以及黄疸、尿色加深等。 4.高黏滞血症 维生素B12偏高可能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从而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器官供血不足。 5.血栓形成倾向 维生素B12偏高还可能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建议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避免潜在健康风险。必要时,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以控制维生素B12水平,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维生素b12偏高的危害
维生素B12偏高可能导致巨球蛋白血症、神经病变、溶血性贫血、高黏滞血症和血栓形成倾向等危害。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通常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增生导致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引起的,此时会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脑梗死等疾病。 2.神经病变 若患者存在维生素B12偏高的情况,则会影响叶酸的代谢和吸收,进而影响核酸合成,使大脑及周围神经髓鞘脂质合成障碍,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深浅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 3.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B12偏高可能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引发溶血性贫血。可能出现黄疸、尿色加深、脾脏肿大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4.高黏滞血症 维生素B12偏高可能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包括免疫球蛋白轻链、巨球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等,这些物质会使得血液变得黏稠。容易形成微血管栓塞,引起组织缺氧、器官功能受损等情况发生。 5.血栓形成倾向 维生素B12偏高会使血液凝固能力增强,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易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冠状动脉、颈动脉等部位,可能导致肢体肿胀、心绞痛、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建议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避免长期摄入过量,同时注意均衡饮食,确保营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