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眼皮老是脱皮怎么回事

糜珊 眼科
青岛眼科医院 三甲
咨询

眼皮老是脱皮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睑缘炎、湿疹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眼睑皮肤较薄,其内含有丰富的汗腺、皮脂腺,在天气较热或干燥时,容易引起眼睑皮肤干燥,从而出现脱皮的现象。患者可使用润肤霜进行涂抹,同时还需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2、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一些外源性物质而引发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可伴有瘙痒、烧灼感等症状,也可出现眼皮老是脱皮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多由遗传、微生物感染、饮食因素、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也可出现眼皮老是脱皮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硫磺、煤焦油、水杨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4、睑缘炎

睑缘炎是指发生于眼睑边缘皮肤、毛囊及其腺体的慢性炎症,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患者出现眼痒、刺痛、烧灼感等症状,还可出现眼皮老是脱皮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清洁睑缘,然后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

5、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食物、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皮疹、渗出、瘙痒等症状,也可出现眼皮老是脱皮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硼酸溶液、依沙吖啶溶液等局部湿敷,缓解症状。

患者日常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3-08-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眼角老是脱皮怎么回事?
眼角老是脱皮可能是由维生素A缺乏、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干眼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导致角质层代谢异常和皮肤干燥,从而引起眼角脱皮。可通过口服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软胶囊等药物进行补充。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由油脂分泌过多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皮肤过度干燥和角质层脱落。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膏局部涂抹。 3.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由外界刺激物或过敏原引起,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角质层损伤和脱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不适。 4.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皮肤会出现瘙痒、干燥和脱屑等症状。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用硼酸溶液湿敷,有助于减轻瘙痒感。 5.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眼睛表面干燥,长期存在会使眼角部位的皮肤变得粗糙并伴有脱屑的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饮食上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眼皮老是跳怎么回事
眼皮老是跳可能是眼睑肌肉痉挛、面肌痉挛、眼部神经受压、睡眠不足、神经营养缺乏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眼睑肌肉痉挛 眼睑肌肉痉挛通常由过度用眼、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会导致眼轮匝肌持续收缩,从而引起眼睑抽搐。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肉毒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暂时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传导,使眼轮匝肌松弛麻痹,进而达到止痉的目的。 2.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由桥小脑角区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所致,当面部受到刺激时,如强光、风等,可诱发面肌痉挛。此时由于神经冲动异常放电,会引起一侧眼角不自主地抽动。对于存在明确责任血管的患者,建议采取微血管减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移开,减轻对面神经的刺激和压迫作用,缓解不适症状。 3.眼部神经受压 如果三叉神经受到压迫,可能会出现面部疼痛、眼睛干涩等症状,若累及眼轮匝肌则会出现眼皮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调理,比如维生素B族片、甲钴胺片等。 4.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大脑疲劳,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眼皮跳动的现象。改善睡眠质量是解决眼皮跳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规律作息时间、睡前放松心情等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 5.神经营养缺乏 神经营养缺乏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紊乱,引起眼皮跳动的症状。补充适当的神经营养素有助于缓解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用眼。此外,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也是必要的,如有加重迹象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