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永界 三甲
四川消防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长期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酸可能对人体的血管产生危害,可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影响脂蛋白代谢、促进炎症反应、加速钙流失以及加重肾脏负担等。
1.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反式脂肪酸属于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在体内难以被消化吸收。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可导致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
2.影响脂蛋白代谢:由于反式脂肪酸会干扰到人体正常的脂质代谢,所以还会影响到脂蛋白的分解和合成。若长时间不加以控制,则有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的情况出现,甚至还会引发高脂血症的风险。
3.促进炎症反应:反式脂肪酸进入机体后,容易与前列腺素E结合,并且会抑制其分泌。而前列腺素E具有抗炎作用,当其减少时就容易诱发一系列炎症性病变。
4.加速钙流失:反式脂肪酸在进入到身体之后,还有可能导致体内的自由基生成增多,进而就会对骨骼组织造成损伤,使大量的钙元素随之流失掉。
5.加重肾脏负担:由于反式脂肪酸需要通过肾脏进行滤过及排泄,所以在平时过多进食的情况下,还可引起尿酸增高,甚至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不利于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吃含反式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建议选择植物油烹饪食物,如橄榄油、菜籽油等。另外还要注意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能够满足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