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18岁女孩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吴华 心血管内科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咨询

18岁女孩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的原因较多,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有关。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贫血: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造血组织受损等原因导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会引起心脏供氧不足,可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会出现上述情况,并伴随面色苍白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遗传因素、精神压力大、摄入过量碘等因素引起。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机体代谢率增加,患者常表现出易激动、烦躁失眠、焦虑、乏力、怕热、多汗、消瘦等症状。当病情较重时,可能会累及心血管系统,从而造成心律失常、房颤等情况发生,此时就会有上述表现。可遵医嘱应用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

3.高血压:通常是由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精神紧张、肥胖等因素所诱发,当血压升高时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会对中枢神经以及周围器官供血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四肢麻木、胸闷不适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脑出血等,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出现上述现象。应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降压药治疗。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年龄增长、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所致,患病后冠脉狭窄或闭塞,使心脏缺血、缺氧,容易出现胸部疼痛的症状,有时会向左肩、下颌、颈部放射,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休克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药物治疗。

5.支气管扩张:可能是免疫缺陷、病原体感染、环境刺激等因素导致,支气管壁肌肉弹性纤维断裂,形成持久性的支气管扩张状态,当肺部受到炎症刺激时,则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没有及时治疗,病变进一步加重,还可伴有高热、咯血等情况。需配合医生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此外,还有部分18岁女孩患有心肌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低钾血症、严重贫血等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者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感。

2024-01-1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16岁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16岁心慌气短胸闷可能是贫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慌、气短和胸闷等症状。可以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来纠正贫血状态,严重时需输血治疗。 2.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指的是体内钠、钾、钙等离子浓度异常,影响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出现心慌、气短以及胸闷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进行补充电解质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高代谢综合征,此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进而诱发上述不适症状。针对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影响心肌供血,当心肌缺血时就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稳定斑块,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由遗传因素或其他未明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发育不全,造成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肺循环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增加,从而引发胸闷、气促和心悸的症状。对于复杂先心病,可通过姑息性手术如体-肺分流术缓解症状,待病情稳定后行根治性手术如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建议关注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检测,以及必要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34岁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34岁心慌气短胸闷可能是贫血、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慌、气短和胸闷等症状。轻度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重度则需药物治疗如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等。 2.高血压 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头痛、眩晕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进行治疗,例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由于冠脉狭窄或堵塞,心肌供血不足,当心肌缺血严重时就会诱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病情进展,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4.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时,肺部血液循环受阻,此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因此会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伴有咳嗽、咯血,则可能是严重的肺栓塞。对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建议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如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等。 5.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气道和肺泡,导致气流受限。病变部位黏膜下组织增生,管腔变窄,进而引起胸闷、气急、喘息等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通过吸氧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遵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处理。 针对心慌气短胸闷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以及血脂指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60岁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60岁心慌气短胸闷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自发性气胸、肺淤血等原因造成的。 1、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各种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冠状动脉灌注心脏的血容量大大减少,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心脏机能衰退,不能维持正常运行。患者主要表现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乏力等,而且有时疼痛可向其它部位放射,比如下颌、肩部等。患者通常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患者也可采取手术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2、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主要是由于患者剧烈的运动、咳嗽或者受了相关的外伤在大声呼喊之后,肺脏实质自行破裂,使气体在胸腔内积聚,过多的气体在胸膜腔内压迫了正常的肺组织而形成的,就会有心慌、胸闷和胸痛的症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可以考虑胸腔穿刺或者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3、肺淤血 肺淤血的病因主要是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衰竭的各种原因最终都可以导致肺淤血,比如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等。发展为左心衰竭之后,肺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血液淤积在肺部血管,从而出现气短气促、胸闷的表现,还会伴随干咳或咳粉红色的泡沫痰等症状。患者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同时遵医嘱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比如地高辛、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硝酸甘油等,增加患者心脏收缩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心衰症状,进一步减轻肺淤血,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