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慌睡不着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梅轩 精神心理科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咨询

心慌、睡不着觉、胡思乱想可能是由于焦虑症、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躯体症状引起。也有可能是由于患者本身存在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反应等。

1.焦虑症:是一种以广泛和持续性担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例如胸闷、心慌、气短、尿急、出汗、失眠、易激惹等。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比如盐酸丁螺环酮片、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等。

2.抑郁症:是以抑郁心境为核心的情绪障碍,临床可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症状,并且部分患者还可伴随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以及睡眠障碍等情况。若长期未处理则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氟伏沙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心脏神经官能症: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患病后会出现一系列心血管病的表现,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失眠、烦躁不安、神经过敏等。此时需遵医嘱应用阿替洛尔片、谷维素片等药物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本身引发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可能与摄入过量碘化物等因素有关,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则会导致代谢速度加快,使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脾气暴躁、体重减轻、食欲增加、爱发脾气、多汗怕热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

5.低血糖反应: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水平降低,其典型症状为饥饿、心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昏迷等。如果在睡觉前进食含糖食物或者饮品可以缓解不适症状,如果不适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

此外,还见于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情况。因此,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帮助确诊,并遵医嘱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

2024-02-2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天天睡不着,老是胡思乱想

天天睡不着觉,老是胡思乱想,中医多考虑是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心虚胆怯、脾胃湿热等引起。

1、心脾两虚

多由饮食不当或思虑过度等因素引起,导致脾气亏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阻于脾,导致脾虚,运化功能减退,出现睡不着觉,老是胡思乱想的症状,还可伴有食少便溏、乏力、头晕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治疗。

2、心肾不交

多由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等因素引起,导致肾阴不足,阴阳失调,出现睡不着觉,老是胡思乱想的症状,还可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3、心胆气虚

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等因素引起,导致心胆气虚,气虚胆怯,心神失养,出现睡不着觉,老是胡思乱想的症状,还可伴有心悸、胆怯易惊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神温胆丸、枣仁安神胶囊等药物治疗。

4、心虚胆怯

多由长期思虑过度或久病失调等因素引起,导致心气不足,出现睡不着觉,老是胡思乱想的症状,还可伴有心悸、胆怯易惊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神定志丸、安神温胆丸等药物治疗。

5、脾胃湿热

多由饮食不当或环境湿热等因素引起,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湿热内生,蕴结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出现睡不着觉,老是胡思乱想的症状,还可伴有腹胀、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治疗。

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查明原因后进行规范化治疗。

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胡思乱想可能是由压力过大、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或脑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这些都可能导致思维难以集中或控制。建议尝试放松技巧、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对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应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压力过大 当个体面临工作、学业等多方面的压力时,大脑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而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此时容易出现过度思考和担忧的情况。缓解压力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管理、放松技巧训练以及社交支持等。 2.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的大脑杏仁核活动异常活跃,导致情绪反应强烈且难以控制,进而产生持续的不安和担忧感。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如抗抑郁药舍曲林片、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需遵医嘱使用。 3.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这会影响情绪调节中枢的功能,使人感到无助、绝望和自我价值降低。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认知偏差和负面思维模式,常用的有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 4.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大脑清除废物的能力,从而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增加胡思乱想的可能性。睡前放松练习,如冥想、深呼吸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脑功能紊乱 脑功能紊乱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脑血管病、外伤、感染、变性病、中毒、缺氧、遗传等,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使精神、意识、情感、行为和智力不同程度障碍。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功能紊乱,其治疗方法各异。例如脑梗死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脑出血则需要遵医嘱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降颅压治疗。 建议关注自身的精神状态变化,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或评估,以监测是否存在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生物反馈技术或神经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为什么老是睡不着脑子胡思乱想
老是睡不着脑子胡思乱想可能是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压力过大、脑神经衰弱等原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睡眠维持不足和早醒等,导致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而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睡前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提高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效果。 2.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进而干扰睡眠质量,使患者难以入眠并伴随胡思乱想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此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失眠的症状。 3.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由于存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正常生活,导致晚上睡不着觉且胡思乱想。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心理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有利于病情恢复。 4.压力过大 当人面临工作、学业等方面的压力时,体内会释放出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来应对这些挑战。这些激素会使人感到警觉和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建议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温水浸泡浴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促进更好的睡眠。 5.脑神经衰弱 脑神经衰弱是指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活动减弱,容易出现思维活动异常的情况,因此会出现睡不着觉且胡思乱想的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调理,比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有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 针对睡眠障碍,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接受适当的医学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