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脾胃虚弱打嗝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殷禄意 中医内科
绵阳市中医院 三甲
咨询

脾胃虚弱、打嗝、消化不良的患者可服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物进行治疗。若症状较严重,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等西药进行治疗。

1.健脾丸:主要由党参、麸炒枳实、麦芽、陈皮、茯苓、砂仁、白术、黄连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改善脾虚纳呆、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溏软等症状。但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服此药。

2.参苓白术散:该方剂为中医方剂名,是由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桔梗、甘草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缓解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需要注意孕妇慎用此药,对该药过敏的人群也不宜应用。

3.保和丸:主要成分有山楂(焦)、六神曲(炒)、广藿香、莱菔子(炒)、麦芽(炒)等中药材,具有消食、导滞、和中的作用,可用于改善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等症状。但由于本品含有一些容易导致腹泻的药材,因此泄泻兼重下利者应禁止服用。

4.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是木香、檀香、厚朴、砂仁等中药材,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适用于缓解胃阳不足所引起的胃痛冷痛、喜热畏寒、嘈杂泛酸、恶心呕吐、腹胀反酸、纳差乏力等症状。但阴虚火热者禁用此药。

5.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包括附子、人参、干姜、白术(土炒)、甘草等中药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手足不温、大便溏稀等症状。但是孕妇以及阴虚内热者要谨慎用药。

此外,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无法得到较好的缓解,则可以遵医嘱口服西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鸡蛋羹等,对疾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023-10-2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脾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脾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可以考虑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枳实导滞丸等药物进行调理。由于消化不良症状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该药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呕吐泄泻、腹胀嗳气等病症。此药能调和脾胃、化湿消食。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可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乏力倦怠、面色萎黄等症状。其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表邪未解而内有积滞者忌用。 4.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此药能够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遵医嘱服用。 5.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丸主治饮食停滞于胃所引起脘腹胀满疼痛、吞酸嗳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肛门灼热等症状。此药可以消积导滞。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此外,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以减轻脾胃负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容易腹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容易腹泻,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体虚、脾胃虚弱、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脾养胃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长期过度劳累,可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腹泻症状。

3、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长期久病体虚,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腹泻、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等原因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下降的一种症候。患者一般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胃肠道功能紊乱

胃肠道功能紊乱主要是由于焦虑、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一种症候群。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