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肝散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治疗肝热目赤肿痛、眩晕、头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等。抑肝散是一种中成药,由龙胆、珍珠母、栀子、黄芩、当归、地黄、白芍、枸杞子、夏枯草等组成。
1、治疗肝热目赤肿痛
抑肝散中的龙胆、珍珠母具有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另外,夏枯草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头晕耳鸣等。
2、治疗眩晕
抑肝散中的黄芩、当归、地黄、白芍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晕。另外,夏枯草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头晕耳鸣等。
3、治疗咽干口苦
抑肝散中的夏枯草、枸杞子、当归、地黄、白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咽干口苦。另外,玄参、知母、地黄、牡丹皮具有清热滋阴、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咽干口苦。
4、治疗舌红苔黄
抑肝散中的黄芩、当归、地黄、白芍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舌红苔黄。
除此之外,抑肝散还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头晕头痛、口苦咽干、湿热带下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