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完液后浑身肌肉酸痛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针刺过敏、感染性疾病、运动过量以及运动不足导致的。此时建议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1.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本身对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等抗生素类药物较为敏感,则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时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症状严重则需遵医嘱停药或者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针刺过敏:若在输注药物过程中不慎将空气注入血管内,则可诱发急性肺水肿的情况发生,进而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眼花、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予以吸氧、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等急救措施改善。
3.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等疾病,在患病期间机体免疫系统会与病原体产生对抗作用,也会使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此时需要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肺结核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利福平片、异烟肼维B6片等抗结核药物来治疗。
4.运动过量:由于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长期卧床等原因而导致缺乏运动的情况,而当患者突然大量运动时,就可能导致乳酸堆积于体内,从而引发此现象发生。通常可以通过适当休息等方式来进行缓解。
5.运动不足:若患者平时活动较少,而在打点滴的时候又进行了剧烈运动,则有可能会导致组织代谢产物积聚于体内,进而刺激神经末梢使其兴奋,表现为上述情况。对此也应及时纠正不当的生活习惯,避免再次出现此类情况。
此外,还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无关,而是由于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有关,因此对于持续不退的情况,还需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