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手脚发麻等症状时,可能与低血糖、贫血、高血压、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低血糖:由于体内能量消耗较大或者糖摄入不足等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可表现为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昏迷等情况。此时机体耗能增加而供给的能量减少,就会感觉身体无力、麻木、虚弱、头晕目眩的情况。一般可通过喝葡萄糖水来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改善不适。
2.贫血: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造成四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手脚麻木的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脸色苍白和浑身无力的现象。患者通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片或者是叶酸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3.高血压:如果自身的血压比较高,则有可能会对大脑组织以及神经造成损伤,影响正常的身体功能,进而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等症状。此时需遵医嘱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控制血压。
4.脑供血不足:由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使管腔变得狭窄,对脑部正常的血液供应产生影响,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状态,就可能会表现出上述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血药物进行治疗。
5.颈椎病: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了椎动脉,使其内部压力发生改变,致使椎动脉痉挛收缩,从而使向颅内输送血液受到影响,因此容易诱发头晕、手麻、脚麻、胸闷气短等现象。此时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穴位刺激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磁热疗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若长时间无缓解则应积极就医诊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