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多长时间血红蛋白开始升高

2023-12-13333人阅读
郁信

郁信 三甲

陕西省妇幼保健医院 - 血液科

补铁一般1-2周的时间血红蛋白会逐渐出现升高的现象。

如果患者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并且出现了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等症状时,则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并配合医生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服用药物期间还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以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若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后,可能1周左右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但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延长补铁时间,此时可能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才会见效。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食用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猕猴桃等,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升高的原因
血红蛋白升高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纠正、巨幼细胞性贫血纠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缺铁性贫血纠正 缺铁性贫血时,机体为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而代偿性地增加血红蛋白浓度。这有助于改善贫血状态。补充铁剂是关键治疗方法,如口服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 2.巨幼细胞性贫血纠正 巨幼细胞性贫血由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导致DNA合成障碍和红细胞体积增大。纠正后,为补偿受损的造血功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血红蛋白偏高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片、叶酸片进行治疗。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无效性红细胞生成为特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持续过度增殖,刺激了红系祖细胞,进而使外周血中红细胞容量绝对增高,出现真性红细胞增多的情况。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放血和骨髓抑制药物,其中静脉放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症状;骨髓抑制药物则通过减少骨髓造血活动来控制病情。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和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从而导致血红蛋白升高。通常采用化疗联合免疫调节治疗的方式,常用药物有阿扎胞苷、地西他滨等。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导致动静脉畸形,当病变累及肝脏时,肝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出现血红蛋白偏高的表现。对于皮肤黏膜下出血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维生素K类药物,如维生素K1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片等,以促进凝血。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铁储备过多的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活检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升高怎么办
一般血红蛋白升高可能是由脱水导致血液浓缩、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导致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为120-160g/L,血红蛋白升高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血红蛋白如果轻度升高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患者不必过度担心。但如果血红蛋白持续大于180g/L时,那么就需要患者引起重视,需及时完善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相关的治疗。 1、脱水导致血液浓缩 脱水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人体饮水不足或者消耗过大、丢失大量水分而无法及时补充时,使体内水分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脉搏加速、血压不稳定等。一般严重的腹泻、呕吐或大量出汗以后也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红细胞密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也属于脱水的情况。通常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的补液治疗,同时,需多喝水来增加体内的液体容量,有助于改善因脱水造成的体内液体容量不足的现象,辅助纠正血液浓缩的情况,从而改变血红蛋白升高的表现。 2、缺氧 缺氧导致的血红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原地区居民、吸烟、慢性肺疾病患者。血红蛋白是机体运送氧气的一个重要物质,当人体处在相对缺氧的环境,血红蛋白会出现代偿性增高。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神志改变、昏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在治疗上一般采取呼吸支持治疗为主,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等。此外,还需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如大多数的缺氧情况是因为高原反应或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的,可采取鼻导管,使用氧气面罩来进行及时的氧气补充;对于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患者,就需要在高压氧舱中进行氧疗;对于由肺部疾病或者重大手术后出现缺氧情况的患者,则需要使用呼吸机和机械通气来改善缺氧的情况。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般是由于某些基因突变引起骨髓的异常增殖,可引起血红蛋白增高的现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高,肝脾肿大,或可出现血栓、出血等并发症,部分可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或发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见的治疗方法有静脉放血、血栓预防治疗、放疗或者化疗等,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加强营养,以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为主,同时要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