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情绪失控后乏力犯困

井设 全科
邢台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出现情绪失控后乏力、犯困的情况时,可能与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非病理性原因有关。若排除此类因素,则考虑是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焦虑抑郁障碍、脑供血不足所致。

1.睡眠不足:如果近期生活或工作压力比较大,导致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或者思虑过多,就可能会引起失眠多梦的症状,从而造成睡眠质量下降,容易使身体和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引发上述症状。建议放松心情,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并及时补充睡眠,以改善不适症状。

2.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到正常的生理代谢,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以及犯困等症状。此时需要调整好个人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必要时可前往心理科进行心理疏导。

3.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心理疾病,发病原因与患者性格内向、敏感及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患病以后会出现易兴奋、烦躁不安、肌肉酸痛、肢体乏力、犯困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奥沙西泮片等药物治疗。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减少,会使全身新陈代谢速度降低,所以就会有情绪低落、犯困、身体乏力等情况发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

5.焦虑抑郁障碍:焦虑抑郁症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犯困、身体疲乏等。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如阿普唑仑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

此外,还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等原因所导致,若经常出现此情况,建议人们及时去医院的心理医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2023-12-22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情绪失控是怎样引起的?
情绪失控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神经递质失衡、人格特质、脑功能异常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某些情绪调节相关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大脑对情感信息的处理和应对方式,从而增加情绪失控的风险。针对家族中存在相关精神疾病的个体,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的心理压力、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个体的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改善情绪管理技能。 3.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是参与调节情绪的重要化学物质,其平衡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失衡时,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大、易怒等问题。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抗抑郁药中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缓解抑郁和焦虑。 4.人格特质 某些人格特征如冲动型人格、边缘型人格等容易使人更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并改变这些不利于情绪控制的人格特质,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 5.脑功能异常 大脑结构或功能异常会影响情绪信息的加工和整合,进而影响情绪调控能力。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评估大脑结构和连接性的异常,进一步了解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持续的情绪失控可能表明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评估测试、生物反馈分析等以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