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经常吃拉条拉肚子怎么回事

王冠 消化内科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拉条一般是指面条,经常吃面条拉肚子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与腹部受凉、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有关。

1、正常现象

由于面条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蠕动速度过快,从而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症状。同时,在平时要避免过量食用面条。

2、腹部受凉

如果在平时不注意腹部的保暖,受到寒凉刺激以后,可能也会使胃肠道蠕动异常加快,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可以使用热水袋进行腹部热敷缓解症状。同时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3、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细菌侵入胃肠道引起的炎症反应。患病后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能是长期喝浓茶、咖啡以及烈酒等刺激性饮品导致的,或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炎症反应。患病后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从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钝痛、烧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进行处理。

5、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患病后可出现腹泻的情况,多为黏液脓血便,还可能会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明显的腹痛症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若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尽快就医治疗。

2023-10-0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拉肚子拉黄水怎么回事
拉肚子拉黄水可能是由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或胰腺炎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由于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侵入肠道后产生毒素和分泌物刺激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腹泻。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缓解症状。 2.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会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其发生是因为摄取了含有外源性毒素或由特定细菌产生的内源性毒素的食物。轻度至中度脱水可能需要口服补液盐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消化道疾病,以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部分患者会出现拉肚子拉黄水的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涉及精神心理因素、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肠道感染后脑-肠轴异常等多种因素。可遵医嘱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复方颠茄氢氧化铝片进行止痛治疗,还可服用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调节情绪状态。 4.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引起,当胆囊出现炎症时,可能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腹泻。此外,炎症还可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进一步加重腹泻症状。对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者,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对症治疗,也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5.胰腺炎 胰腺炎是由酒精滥用、高脂血症等原因导致的胰腺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引起胰酶外溢,损伤自身组织器官,从而诱发腹泻。这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血液循环后,刺激小肠上皮细胞分泌促胰素原转化激素,后者又刺激小肠黏膜合成和释放大量促胰素原转化激素,使小肠黏膜过度地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这些消化酶经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再返回到十二指肠乳头部,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而发生腹泻。轻型胰腺炎患者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方式缓解症状,重症胰腺炎则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支持治疗。 建议密切观察腹泻次数和质量的变化,必要时进行电解质分析、粪常规加隐血试验以及轮状病毒检测,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处理。在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并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油腻、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