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人缺维生素D3吃什么药

李权宁 营养科
湖南省肿瘤医院 三甲
咨询

女人缺乏维生素D3可以吃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D2软胶囊、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1、维生素AD软胶囊

属于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维生素D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D,从而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疾病。

2、维生素D滴剂

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D,也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可以用来改善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相关不适症状,比如骨骼发育畸形、睡眠不安等。

3、维生素D2软胶囊

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2,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D,也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可以用来改善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发育畸形、肌肉松弛等症状。

4、碳酸钙D3片

属于一种补钙的药物,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钙元素,也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可以用来改善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骨骼发育畸形等症状,也可以用来缓解手足抽搐症。

5、维生素D滴剂

维生素D滴剂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能够促进体内钙元素的吸收,也能够预防佝偻病。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选择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2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女人缺维生素d3的症状
女人缺乏维生素D3可能导致乏力、食欲减退、肌肉无力、骨痛、骨质软化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医生进行维生素D水平检测和适当的补充治疗。 1.乏力 当女性体内缺乏维生素D3时,会影响钙和磷等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运作,进而出现乏力的现象。此症状可能出现在全身各处,但通常不伴有特定的活动受限。 2.食欲减退 维生素D3参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其不足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消化吸收,从而引发食欲减退的情况。这些不适感可能源于上腹部,患者可能会感到饱胀或不适。 3.肌肉无力 维生素D3有助于维持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正常功能,缺乏此物质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受阻,使肌肉难以收缩和放松,从而引起肌肉无力。这种无力可能集中在下肢,也可能涉及整个身体。 4.骨痛 维生素D3促进肠道钙吸收和骨骼矿化,缺乏可引起血清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引起溶骨作用增强,诱发骨痛。疼痛通常集中在肋骨、脊柱和骨盆区域,有时会因轻微外伤而加剧。 5.骨质软化 维生素D3是钙代谢中的一种重要激素,能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碳酸酐酶活性,间接促进胃酸分泌,有利于钙的吸收。此外还可以促进肾小管细胞主动转运钙,因此缺乏维生素D3会引起钙吸收障碍,导致骨质软化。骨质软化的典型表现为骨密度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骨折。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维生素D水平检测以评估缺乏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D3制剂,如胆钙化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晒太阳,确保充足的日光暴露,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3。
缺维生素d3的症状
维生素D族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与动物骨骼的钙化有关,故又称为钙化醇。它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在动物的肝、奶及蛋黄中含量较多,尤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天然的维生素D有两种,麦角钙化醇(D2)和胆钙化醇(D3)。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24-甲基-22脱氢-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2。在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因此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常被称作维生素D原。在动物体内,食物中的维生素D2和D3可在小肠吸收,经淋巴管吸收入血,主要被肝脏摄取,然后再储存于脂肪组织或其他含脂类丰富的组织中。在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是D3,来自于维生素D3原(7-脱氢胆固醇)。因此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方法之一。维生素D2及D3皆为无色结晶,性质比较稳定,不易破坏,不论维生素D2或D3,本身都没有生物活性,它们必须在动物体内进行一系列的代谢转变,才能成为具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转变主要是在肝脏及肾脏中进行的羟化反应,首先在肝脏羟化成25-羟维生素D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1,25-(OH)2-D3,后者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具有显著的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图11)。它促进小肠粘膜对磷的吸收和转运,同时也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在骨骼中,它既有助于新骨的钙化,又能促进钙由老骨髓质游离出来,从而使骨质不断更新,同时,又能维持血钙的平衡。由于1,25-二羟维生素D3在肾脏合成后转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小肠,肾小管,骨组织等远距离的靶组织,基本上符合激素的特点,故有人将维生素D归入激素类物质。维生素D有调节钙的作用,所以是骨及牙齿正常发育所必需。特别在孕妇、婴儿及青少年需要量大。如果此时维生素D量不足,则血中钙与磷低于正常值,会出现骨骼变软及畸形:发生在儿童身上称为佝偻病;在孕妇身上为骨质软化症。1克维生素D为40000000国际单位。婴儿、青少年、孕妇及喂乳者每日需要量为400~800单位。
缺维生素D3有什么症状
缺维生素D3可能导致乏力、食欲减退、肌肉抽搐、骨质软化、佝偻病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乏力 缺乏维生素D3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身体内钙和磷水平下降,进而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出现乏力的症状。这种无力感可能出现在全身各处,但通常不会伴有运动协调障碍。 2.食欲减退 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3时,会导致肠道对钙、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食欲减退的现象。这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不适或饱胀,进食后症状更为明显。 3.肌肉抽搐 维生素D3不足可能导致血清钙浓度降低,使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引发肌肉痉挛和抽搐。上述症状多发生在下肢,有时可扩展至手臂或背部。 4.骨质软化 维生素D3有助于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骨骼矿化。缺乏维生素D3会阻碍钙的吸收,使得骨基质形成受阻,导致骨质变薄、易折断。患者的典型表现为脊柱变形、肋骨畸形等症状。 5.佝偻病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3摄入不足或其生物活性低下所致,此时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不能正常沉积于骨骼中,造成骨骼生长异常。佝偻病主要累及儿童,临床表现包括颅骨软化、胸廓畸形、下肢“O”形腿、“X”形腿等。 针对维生素D3缺乏引起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以评估矿物质代谢状态。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补充维生素D3制剂,如胆钙化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量,同时保持适度的日晒,以促进皮肤合成天然维生素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