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凇 三甲
莱芜市中医医院 - 内分泌科
二型糖尿病足可以按摩太溪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然谷穴、阴陵泉穴等穴位,可以辅助改善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盲目操作。
1、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通过按摩太溪穴,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滋阴补肾的作用,也可以辅助改善糖尿病足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足踝肿痛、身体乏力等。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可起到疏肝理气、平肝息风、清热利湿的作用。通过按摩太冲穴,可以帮助改善糖尿病足引起的足背肿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通过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起到健脾祛湿、补益肝肾的作用,也可以辅助改善糖尿病足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足踝肿痛、食欲不振等。
4、然谷穴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第1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可起到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也可以辅助改善糖尿病足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足踝肿痛、脚趾麻木等。
5、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通过按摩阴陵泉穴,可以起到清热利湿、调理脾胃的作用,也可以辅助改善糖尿病足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身体乏力等。
除上述常见的穴位之外,还可以按摩支沟穴等。但需要注意,按摩穴位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糖尿病足的作用,并不能治疗疾病,建议患者还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