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冠心病糖尿病新冠用药有哪些

陆书 内分泌科
柳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新冠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以遵医嘱服用降血压药、降血脂药、降血糖药、抗血小板药、利尿药等,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1、降血压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血压升高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治疗。

2、降血脂药

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偏高,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容易出现身体乏力、胸闷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血脂水平偏高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阿昔莫司胶囊、非诺贝特胶囊等药物治疗。

3、降血糖药

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导致身体的损伤程度加重。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血糖水平偏高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吡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治疗。

4、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是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血栓,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利尿药

利尿药是指能够促进体内水分排出而增加尿量的药物,可以缓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身体出现的水肿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2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冠心病用药有哪些药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包括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从而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
4、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的情况。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包括培哚普利、福辛普利钠等,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生成,使血管扩张,从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缓解不适症状。
另外,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冠心病与糖尿病影响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影响包括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下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以及肾功能损害。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减少或中断,致使心肌缺血、坏死。其病理机制主要是冠脉狭窄或堵塞。会导致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脏泵血能力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2.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多由颅内血管阻塞或破裂所致,与高血压和高血糖状态有关。其病理机制涉及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压波动等因素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或破裂。易引发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长期残疾或死亡。 3.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主要因血脂异常造成下肢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堵塞。其病理机制与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有关。可能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肌肉疼痛,休息后缓解。 4.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通常是由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损伤,导致眼底出血等问题。其病理机制涉及到高糖状态下细胞通透性的改变以及蛋白非酶糖基化等过程。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现象发生,严重者可致盲。 5.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与高血糖导致的肾小球过滤率下降有关,进一步发展为肾炎或肾病。其病理机制包括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可引起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 对于患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和眼部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干预相关并发症。